我真的不是故意的-職能治療與自閉症

 

義大醫院復健科職能治療師張殷慈

 

「每一個自閉症的孩子,都有自己獨特的樣貌。」這是為什麼我們稱之為「來自星星的孩子」;仍然無法忘記第一次接觸自閉症孩子時,對於他們的多樣性感到驚訝;這群孩子很難和他人互動,或是互動的方式很特別,有時也會出現動作笨拙的情況,但卻不會有完全相同特質的孩子。職能治療怎麼和這些孩子碰出屬於自己的火花呢?我們通常會依循以下幾點:

 一、動作:

有些時候,我們會發現孩子在動作上不太協調,好像在動作的運用上看起來「怪怪的」,進而影響孩子在學校中的參與度。這時候職能治療師會分析孩子動作困難的原因,是肌肉張力過低嗎?是平衡能力不好嗎?還是動作計畫或雙側協調有困難?等等,進而提供適當的策略來執行治療,並且提供家長居家建議,共同觀察並調整來協助孩子。

 二、感覺統合:  

「他都不吃青菜,排隊也都要排在最後一個」很常是自閉症孩子的家長提到的困擾。感覺統合是由許多感覺刺激的接收,後在大腦處理後進行輸出的一個過程,那跟吃青菜和排隊有什麼關係呢?自閉症的孩子通常在感覺統合上會有處理上的困難,像是不吃青菜可能是因為孩子口腔對於青菜的纖維,有觸覺過度敏感的狀況,而排隊也許是對身體碰觸感到不舒服。我們通常會在孩子可接受的範圍內,給予一些減敏感的治療,包括治療室內的觸覺刷、球池、大軟墊等,以遊戲的方式讓孩子去觸碰不同感覺的東西。

 三、社交互動:

自閉症的孩子看似活在自己的世界,但其實他們並不是不渴望與他人互動的,而是他們互動的方式無法被其他人所理解,看起來好像在「搗蛋」。通常這時候職能治療師會扮演一個「提供意見者」的角色,有時以示範的方式,有時用口頭建議的方式,提升互動的技巧;甚至有些時候孩子較熟悉合適的互動方式後,我們會再打破原有的形式,來增進互動的多樣性,看似治療師在調皮搗蛋,其實絞盡腦汁在引發不同的互動呢!

 四、遊戲能力:

 「每次拿到積木都只願意疊高,或是把他撒得亂七八糟的」是評估有自閉症特質的孩子時,最常聽到家長的困擾。這類的孩子通常遊戲的能力較侷限,而且重複性很高,他人很難加入他遊戲的世界。我們會先以孩子遊戲的方式加入,讓孩子注意到我們,再進而提供孩子可能會有興趣的遊戲,逐漸增加孩子遊戲的能力,這個過程看似簡單,但其實要不斷地透過觀察、調整,方能找出與孩子共同遊戲的方式!

 五、日常生活活動:

 有些時候,我們會因為孩子有特殊需求,而給予他們過多的協助,不小心剝奪了他們學習的機會;適時地提供孩子參與日常生活活動,例如:刷牙、洗澡、穿衣、上廁所,甚至較大的孩子可以進行家務的參與;可以從部分參與開始(刷牙時讓孩子自己裝漱口杯的水),慢慢增加孩子學習處理日常生活的能力,另外,也在過程中增進對自己的自信心,也都是職能治療的一部分唷。

 六、家庭功能:

 與這些「來自星星的孩子」相處,真的需要高度的觀察力,有些我們以為「突如其來」或「莫名其妙」的情緒和反應,其實都是有其原因的;因此,協助家長去觀察孩子,並且提供衛教建議,讓家長的壓力能夠更輕一些,也讓孩子更被理解,使彼此的相處更融洽!

 雖然在治療的過程中,我們時常需要去觀察孩子哪些能力不足、需要加強,但別忘了更重要的是,看看孩子們的專長以及長處,如此一來,更能夠協助孩子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。 當我們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,探索孩子的內在,瞭解了他的的難處,並不是因為他「故意的」,孩子感受到被支持、被理解,自然而然地就能長出力量,繼續不斷的成長、茁壯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