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腸激躁症屬於『功能性腸胃道疾病』。

在台灣,研究報告指出此病的發生率約為10 ~ 20 %,且女性比男性多,大概是 2 : 1

大腸激躁症的診斷可以根據症狀來進行,它不是一個“排除性的診斷”,

也就是說,要診斷這個疾病,不需進行廣泛性的評估來排除腸胃道器質上的問題或病變。

 

大腸激躁症的症狀要符合腸躁症最新 Rome IV 的診斷標準,標準如下:

反覆性的腹痛,腹痛平均至少每週有一天會發生,且合併有下列三項之中的兩項症狀 :

1. 腹痛與排便有相關,無論是排便之後會增加還是改善(減緩)疼痛。

2. 腹痛與排便次數的改變有相關。

3. 腹痛與大便性狀的改變有相關。

在大腸激躁症患有便秘的兒童中,腹痛是無法藉由解決便秘問題來緩解(但如果腹痛可藉由解決便秘問題來緩解,應考慮是功能性便秘)。

另外,有些大腸激躁症的人還有一些像脹氣、大便帶有黏液等症狀。但如果大腸激躁症的病人除了這些症狀外,發生了體重持續減輕、夜間發作的腹瀉、大便帶血或直肛出血、不明原因的嘔吐、吞嚥困難、缺鐵性貧血、或持續性腹痛等症狀,應該要考慮有無器質性的病變或疾病,應盡速跟你的醫師討論是否需進一步的檢查。

大腸激躁症的確切原因目前尚不清楚,有些理論主張大腸激躁症可能跟大腸的肌肉收縮異常、神經傳遞信號的不協調、腸內菌落的改變、腸道感染、腸道慢性發炎等因素有關。過去研究也指出跟正常健康的兒童比起來,患有大腸激躁症的兒童,直腸對疼痛的閾值會降低且直腸對吃飯後的收縮反應也會受到干擾。另外,大腸激躁症的兒童,在直腸受到擴張時,也會有異常的轉移性疼痛。此外,在患有大腸激躁症的青少年身上,關於焦慮和憂鬱的量表評分,也會比這些沒有大腸激躁症的症狀的青少年來的高。另外,研究指出食用某些特定的食物或飲料、壓力的增加以及荷爾蒙的變化(例如:月經期間),也都會誘發大腸激躁症的發生。此外,部份大腸激躁症的病人也有大腸激躁症的家族史。

治療方面,輕微的大腸激躁症的症狀通常可以藉由壓力的控制、飲食和生活模式的改變來加以控制。大腸激躁症的病人,應避免食用一些易引發症狀食物(例如:高產氣的食物或某些碳水化合物),多吃一些高纖維的食物、多喝水、多運動,且保有足夠的睡眠。

 

對於症狀比較嚴重的病人,一般會給予抗痙攣的藥物。這類藥物可以抗痙攣,減低腸躁症肚子痛的症狀。如果病患合併腹瀉,則可以考慮給予一些腸道益生菌及止瀉劑。如果病患合併便祕,則可考慮一些軟便劑以及一些含植物纖維的藥品。另外,嚴重的便祕,有時醫師也會考慮給予清腸劑,將宿便順利排出。少數嚴重的腸躁症患者,會使用抗憂鬱藥品,來降低病患心情的不適。

 

作者 : 兒科 蔡璟忠醫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