定義及病因
流行性感冒不是一般俗稱的感冒,它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(分A、B、C三型)感染,多藉由飛沫傳染,經由口鼻侵入人體,而且病毒也可以停留在手上,並經由手口的途徑感染。冬季(11、12、1月)為流行高峰。以3至7歲的學齡前兒童最常發生。
症狀
畏寒、發高燒(體溫超過40度以上),以及頭痛、四肢關節肌肉疼痛,有時還會有腹部疼痛或腹瀉的情形;接著會有乾咳、鼻塞、流鼻水及有痰的症狀,全身性症狀會比一般的感冒來得嚴重。若無其他合併症,發燒大約3-5天可以退燒,但是咳嗽、流鼻水則會再持續一周左右。小孩、老人或慢性心肺疾病者容易產生中耳炎、鼻竇炎或肺炎等併發症需特別注意。
治療
以症狀療法為主,服用可以減輕症狀的藥物,如止咳藥、退燒藥、鼻塞、流鼻水藥等等。退燒藥應避免使用阿斯匹靈類藥物,以免增加雷氏症候群的機會,好好休息,注意併發症。另外國內已有針對流行性感冒病毒之特效藥 (Amantadine/oseltamivir,一歲以上適用),由醫生視病況開立處方,但須於症狀發生2天內服用才有效果。
居家照護
1.應該給予病童呼吸道隔離(如戴口罩),減少出入公共場所人多擁擠處,以減少傳染的機率;而且毛巾、漱洗用具、飲食器具等,也應注意分開使用。
2.多喝溫開水,可以減緩鼻塞與化痰,並且補充因發燒而喪失的水分。
3.避免喝牛奶、吃糖或含有乳糖成分的食物,這些食物會增加黏液的分泌,容易使痰不易排出,而易加重病情。
4.給予病童充分之休息。
5.仔細觀察病童之精神和活動力,若有高燒不退及症狀加劇,疑似產生併發症時,要立刻回診。
6.預防注射—幼兒滿六個月之後即可接種流行性感冒疫苗,台灣每年10月起開始接種。父母可在流行性感冒季節來臨前為寶寶注射疫苗。藥效可以達到70%-90%的保護效果,但是其效果只可以持續6個月到1年的時間,所以每年仍需再重新施打一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