定義

    急性腸胃炎是小朋友最常發生的疾病之一, 大部分是由不潔的食物與飲水傳染,典型的症狀是上吐下瀉。但是也有單獨以嘔吐或拉肚子為主的病例,常會合併肚子痛、發燒、肚子脹、輕微感冒症狀等等。

病因

   大致區分為細菌、病毒及寄生蟲的腸胃炎。其中以細菌及病毒性最為常見。

1. 「細菌性」中,在台灣常見的就是非傷寒氏沙門氏桿菌感染所引起的腸胃炎,好發於五歲以下的兒童,大多與不潔的食物與飲水有關,常出現血絲粘液便,另外如赤痢桿菌、空腸彎曲桿菌等均屬此類,一般來說盛行於炎熱的夏季 ( 7- 11)。而金黃色葡萄球菌、大腸桿菌也是引起急性腸胃炎的致病原。

2. 比較少見的艱難桿菌感染,通常是發生在病患使用抗生素5- 10天發生,造成偽膜性結腸炎,進而引起腹痛、腹瀉、血便或發燒等現象。這些抗生素包括Penicillins, Cephalosporines, Macrolides等等。

3. 「病毒性」中最常見的則為輪狀病毒感染,於秋冬季 ( 11- 3) 較盛行,好發於六個月至兩歲的幼兒,臨床症狀常伴有嘔吐、發燒等現象。另外還有各式各樣不同的病毒,包括了諾羅病毒以及腺病毒等,所謂〝腸胃型感冒〞或〝感冒引起拉肚子〞概指此類。

4. 「寄生蟲」如隱孢子或是梨形鞭毛蟲存在於被污染的水中,不小心被吃入人體,或者吃到有寄生蟲的海鮮食物等。到衛生環境不佳的國家旅遊,也要小心寄生蟲引起的急性腸胃炎。

 

症狀

    細菌性及病毒性腸胃炎的病人,大部分在二至三天內會自然恢復 ( 免疫不權或有先天性疾病的病人除外 )。嚴重者會有血絲粘液便、高燒不退、腹部絞痛等症狀都有可能,甚至可以持續一週左右。

 

一般而言,「細菌性」腸胃炎較為嚴重,也比較容易出現腸胃出血,腸穿孔破裂,腹膜炎,在免疫力不佳的病人,要注意引起腸道外感染之併發症,例如骨髓炎或菌血症等。

 

除此之外,對於嬰兒而言,若是出現血便腹瀉,也要再詢問照顧者,是否有更換奶粉或給予新的食物,也要考慮是否對奶粉或食物過敏所引起的血便腹瀉。

 

診斷

    可檢查小朋友的糞便,或做糞便的細菌培養來確定病因,同時也可檢驗小朋友的血液中之白血球、發炎指數、鈉、鉀、氯等電解質,以做為疾病嚴重程度之參考。另外醫師也會觀察小朋友的情況來決定是否安排腹部X光或腹部超音波檢查,進而給予正確的治療。

 

 

居家照護

    急性腸胃炎最重要的是注意脫水現象及生命跡象,小朋友是否有小便減少( 尿布較乾沒重量 ),乾哭沒有眼淚,皮膚乾無彈性,嬰兒之前囟門凹陷等現象。無論有無接受點滴注射,都可購買兒童腹瀉專用的口服電解質液給小朋友當開水喝,補充喪失的水分與電解質。使用稀釋過之運動飲料是錯誤的觀念,它們的糖分太高,電解質成分不合標準,不適用於兒童作為電解質的補充。

 

    飲食以清淡為主,醫師通常會視情況建議小朋友短時間禁食,而後若無劇烈嘔吐、腹脹、腹痛之情形,可嘗試進食。飲食從白稀飯、白吐司、白饅頭、陽春麵條開始,或BRAT ( 香蕉、米湯、稀飯、蘋果、吐司 ) ,若拉肚子有改善再嘗試其他不油膩的食物如蒸魚、蒸蛋等,避免吃太甜的食物。

 

    嬰兒若是喝母奶則不用更換,若以奶粉為主食,不建議將配方奶稀釋使用,曾有國外研究結果顯示:「稀釋配方奶在臨床上並沒有實質上的好處」。若拉肚子的情形無法在3-7天內改善,可能需在醫生指示下換無乳醣奶粉 ( 即市售之止瀉奶粉 )

 

   腹脹腹痛的處理,可在小朋友肚子輕輕按摩。但是情況不穩定的小朋友,可能需要到醫院,經由醫師診治後,插鼻胃管或肛管,來舒緩腸子內的壓力以避免腸破裂。

 

    尿布疹的照顧,保持屁屁清潔乾燥是快速復原之不二法門。可在每次大小便後以溫水沖洗屁屁,以面紙吸乾、擦葯膏,再換上尿布或褲子。

 

如何預防

飲食前要洗手,輪狀病毒、諾羅病毒等對酒精性消毒液有抗性,接觸病人前後應該濕洗手。食物烹調方式最好要煮熟,不要食用山泉水開水也一定要煮過才可以喝。

另外,沙門氏菌及輪狀病毒都有發展出疫苗,可以用來預防感染,但建立正確的衛生習慣才是最重要的預防方法。

 

治療方法

目前對於細菌性的腸胃炎,依照醫師的診斷,在特定的情況下會給予抗生素; 而病毒性的腸胃炎則沒有特效藥,一般給予症狀治療及支持性療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