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定義: 
指大便的含水量或頻率增加或兩者都增加。
(24 小時糞便應少於250克,含水份150毫升) 

二、腹瀉與症狀:
1. 濾過性病毒或細菌。 
2. 吃下不潔食物。 
3. 壓力:情緒上的壓力也會造成胃痙攣而腹瀉。 
4. 飲酒過度。 
5. 抗生素一類的藥物:易造成腸胃道內益菌生態破壞。
6. 喝下未經處理的水:水中含有會侵入腸部的梨形鞭毛蟲,或其他寄生蟲、阿米巴變形蟲等也會發生 腹瀉。 

三、徵候與症狀: 
1. 排出鬆軟、水樣的糞便。 
2. 排便次數頻繁。 
3. 腹痛或腹部痙攣。 

四、治療照顧: 
1. 請醫師診療,針對原因,消除致病因素。 
2. 補充水分與電解質:輕度腹瀉可服用水份或電解質液(例如:舒跑),嚴重腹瀉合併脫水則需點滴注射。  
3. 牛奶:如對乳糖耐受不良,應儘量減少牛奶之食用,多食用清淡之米飯稀飯,腹瀉初期或輕度腹瀉 可先餵哺稀釋之普通奶粉,若情況未改善或嚴重腹瀉或長期腹瀉者需立即看醫生。 
4. 居家護理衛教。 
5. 教導維護肛門皮膚的完整性。
6. 避免產氣食物。